摘要
閱讀更多
嘿,現在我跟你們講個故事。很好笑。這個傢伙總是抱怨我不按他的意願行事,或者你們有時候做法不對。可是瞧瞧他自己做了什麼。我生著病到了機場,叫了輛豪華轎車。他卻堅持要開自己的車載我。[…]我們等了他半個小時。他始終沒有出現。知道為什麼嗎?他跟錯車了。[…]我以為你們愛我至深,理應知道我在哪裡。你們會「嗅」出來。你們會辨認出,哪輛豪華轎車是我的,哪輛不是,並沒有。他直接跟向他揮手的人走了。[…]這對你們是個很好的教訓。下次別人沒做好工作的時候,別抱怨他們。有時候並非我們的錯。[…]
甚至有時候當我致電小中心,我說:「喂,我能跟某某講話嗎?」對方回答:「噢,她不在。」他們聽不出我的聲音。[…]畢竟小中心是對公眾開放的。任何人都可能接起電話,有時候他們並不負責任。他們不知道情況緊急,不知道是嚴肅的事。請理解。[…]有時候他們只是想講話。我遇過很多次這樣的情況。所以,如果是你接聽電話,請確保你知道自己在講什麼,或是去找對的人。別隨便接聽任何電話。別有時候直接掛我電話,因為那可能是我,你會錯過好好跟我交談的機會。[…]
你們大家都難免會有誤會,所以下次請各位三思。當狀況發生的時候,請記住我今天告訴你們的:什麼都有可能出錯,即使是我,即使是我的行程,因為我不能總是拒絕別人。這就是問題所在。我原本可以拒絕。世上所有的藉口我都有。我生病了,我很累,我已經訂好機票了,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改期了,只為利益數千名退伍軍人,他們為自由和正義受了苦。[…]我不介意犧牲,只要是正當的事,僅此而已,絕非為私利、私人情感,或私人關係而這麼做。而是當事情關乎別人的福祉時,我甘願犧牲一切。[…]所以,你們有時候也請放下個人情感和訴求,為了更崇高的意義,更偉大的理想。這正是我們彼此學習的方式。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