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下载 Docx
阅读更多
今天,很高兴为您播出《论语》第三和第五篇的选文。《论语》收录明师孔子的教诲和哲理,由其弟子汇编而成,并由詹姆斯‧莱格翻译。这位睿智明师的教理阐明宜简朴不宜奢侈,以及有德之人透过其言行和性格展现这一点。第三篇 八佾篇。第三章「孔子说:『对于一个不仁德的人,礼法有何用?对于一个不仁德的人,音乐有何用?』」第四章「林放问礼的根本。孔子说:『这确实是个好问题!喜庆之事,与其铺张,宁可简约。丧礼之事,与其追求周备的仪式,宁可内心深切哀戚。』」第七章「孔子说:『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。如果有无法避免争执的事,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?相互礼让进入赛场,从赛场下来后,彼此举杯致意。这就是君子之争。』」第九章「孔子说:『夏朝的礼仪,我能讲述,杞国却无法充分证明我的话。殷朝的礼仪,我能讲述,宋国却无法充分证明我的话。(他们无法证明)是因为他们的文献和贤人不足。如果那些都充足,我就能举出这些证据来证明我的话。』」第十三章「王孙贾问说:『与其逢迎奥神,不如逢迎灶神。』这是什么意思呢?」孔子说:『并非如此。如果冒犯了天,就无处可祈祷了。』」第十九章「定公问:君主如何对待臣子?臣子如何对待君主?孔子答:『君主应该以礼对待臣子,臣子对君主要忠诚。』」第二十六章「孔子说:『身居上位者,却不能宽以待人,行礼却不庄敬,临遭丧事却不哀戚,我还能怎么观察他呢?』」